以“基层善治”开辟“中国之治”新篇章(民主法治新步伐)
 日期:2023-03-12   浏览:1431   来源:党务培训网  返回列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基层治理,优化社区服务。

代表委员表示,要全面贯彻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层善治”开辟“中国之治”新篇章,确保国家安全稳定、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

近年来,黑龙江省尚志市鱼池朝鲜族乡新兴村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我们从基层党组织建设抓起,实行‘支部+合作社’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把村里的大事小情办好,让村民富起来、村子美起来。”新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东浩代表说。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干部上门了解村民所需所盼,帮助解决发展难题。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他们亮身份、作表率,当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委员说,今后要不断丰富“党建+”的工作内涵,积极推进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只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才能构筑好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使政治方向不偏离、资源能力有保障。”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粟斌委员说,在基层治理中,要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更好履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最大限度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

“近年来,通过上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构建网格化管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衍刚代表说,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民农户,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通过推行党建网格化,明确党员在网格中的作用,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有力举措。”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代表说,要进一步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管住小微权力,同时以强化相关纪律约束和责任追究为抓手,做实巡视巡察和日常监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人民群众是最广泛、最活跃的社会治理主体。要主动适应社会治理新的阶段性特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基层治理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马珺委员建议,进一步把党员、志愿者等联结起来,将群防群治力量延伸到每个村(居)民小组、楼栋、家庭,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流动党员、无职党员成为专兼职网格员,推动在职党员下沉到居住地社区。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黄建波代表介绍,当地积极推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全覆盖,依托村居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打造阳光议事厅、评理室等近邻协商议事平台。“通过协商议事,让群众沟通有渠道、参与有平台,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黄建波代表说。

近年来,江西省兴国县方太乡井口村党支部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成立调解员队伍和志愿服务队,并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矛盾调解室、人大代表联络点等服务村民的办事场所,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井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温善连代表说:“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和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党建、政策、产业、人才等方面齐头并进,释放叠加效应,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县长韩永哲代表介绍,针对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当地创新开展“长白山生力军”工程,让人才资源下沉,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乡村。目前,全县77个行政村各配备1名服务专员,协助村两委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等工作,为群众办实事。

“夯实基层治理,优化为民服务,亟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代表说,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既需要经常性开展送医服务活动,也要着力加强社区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我到社区调研,大伙对社区工作感受最深的就是网格治理更精细了、回应群众诉求更及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区长莫华福代表说,通过完善网格化管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解决,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下一步,应继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发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让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困难家庭得到更好的照顾;强化应急管理、风险防控、社会心理服务等方面短板弱项,让社区成为居民的暖心港湾。

“完善基层治理,需重点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洗马路街道仁和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英代表建议,强化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公共法律服务渠道,推广调解员服务社区、法律顾问进社区等举措,让群众身边有法律服务“贴心人”。同时,加大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带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一段时间以来,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得到持续纠治,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强服务、促发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商业联合会主席滕树静委员建议:“继续向基层赋能,为基层减负,不断增强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让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更富成效。”

(本报记者 亓玉昆 王 瑨 王海林 张伟昊 本报记者游仪、肖家鑫、齐志明、苏滨、马原、张云河、刘润函、刘晓宇、祝佳祺、杨彦帆、郑智文、刘新吾参与采写)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全媒全景聚焦全国两会下一篇:共话未来发展汇聚奋进力量(连线·委员通道)>
0.05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