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防疫,谁站在“最后一公里”
 日期:2023-01-13   浏览:1484   来源:党务培训网  返回列表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定宁镇基层医生送药上门。受访者供图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堰口镇中心卫生院为发热村民提供诊疗服务。陈彬/摄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堰口镇中心卫生院为老人进行抗原检测。陈彬/摄

1175位老人的健康防线,是由13个工作小组的26个人拉起来的。李和群是其中的一位。作为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炎刘镇炎刘街道的党总支副书记,她从2022年年底开始,就要和村医、村干部一起为老人上门送药。按照县里安排,街道为辖区内老人免费发放每人两片的退烧药,还要对老人基础病信息进行梳理。“冠心病病情稳定的5人,不稳定的1人,高血压病情稳定的181人,不稳定的94人……”2023年1月4日,她和同事跑了2个村组和一个片区,直到傍晚才回到办公室。

同一时间,甘肃省古浪县定宁镇560户老年人家庭收到了镇上工作人员配送的“健康包”。定宁镇党委副书记杨志超走访了数十个家庭,琢磨着要将“送药上门”持续做下去。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农村成为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我国农村地域广袤,人口密集,送药上门是农村防疫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都走在这健康的“最后一公里”上。

一户不漏上门,送药结束并不是关爱结束

在定宁镇,送药活动开展前,当地就做了摸排,将生活困难、行动不便、子女不在的独居老人列为“重点人群”。同时和卫健部门沟通,采买了一些“单价不高却实实在在起作用”的急需药品,免费发放,采购资金由镇上筹措,全镇7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有盈利,村上也主动出钱用于公益事业。

在位于皖北的安徽蚌埠市,市乡村振兴局瞄准重点人群,为11.48万名脱贫人员和监测对象的用药“兜底”。该市搭建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工作网络,仅用两天时间紧急调配退烧药品68.9万片。

乡(镇)、村(居)干部、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专干、网格员和家庭医生分赴该市三县六区,确保发放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家庭签约医生同时指导科学用药。

蚌埠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党总支书记郭飞回忆,去年12月25日至今年1月7日,村里经历了艰难的抗疫时刻,常住的3600余人中,有约90%人口感染。重症患者不到20人,大多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送药上门就是在这个时候展开的。村里提前一周摸排送药数据、制作清单,大伙分为13个小组,挨家挨户上门送药。冬天气温低,考虑到一些老人本身有基础疾病,村干部还自掏腰包买了其他对症的药品。

“有老人囤药,还有人乱吃药。上门一方面让老百姓知道防疫政策和形势,同时也减少他们的焦虑情绪。”郭飞说,补充医疗资源是基层防疫的重要环节,送药结束并不意味着关爱结束。眼下,很多“五保户”子女还没有返乡,一些孤寡老人居住分散,是防疫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村干部联合乡村振兴工作队上门询问老人是否生病,吃完药后是否见效,如果老人身体不适,还要将他们及时分级送医。

基层“网格医生”线上线下为防线“兜底”

林俊义是福州福清市龙江街道安民村的村医,近两天,他才感觉村卫生所的发热患者人数有所回落。村里常住人口有2000多人,配备村医1名。除了线下看诊,林俊义还在微信群里给村民答疑。“村民在微信群里的问题主要围绕新冠感染症状以及如何用药等。我通常一边线下看诊,一边抽空线上回复。”

出于精准防疫需要,龙江街道以辖区村(社区)为单位设置若干个居家治疗服务网格,每个网格至少安排 1 名基层干部及1名村医或签约家庭医生进行服务。微信群是这些“网格医生”和群众联络的重要载体。街道还组织各网格内的医疗从业人员和医药机构工作人员组成“医联体”线上咨询志愿服务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有31位医务工作者加入。

记者在微信群中看到,居民们除了针对新冠感染症状问诊之外,还有人为孩子寻求退烧药,询问抗原检测使用方法、感染后何时能接种疫苗加强针等。

在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的基层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在“网格化”健康管理基础上,与慢性病患者或其家属建立互动沟通渠道,开展线上随访服务。

对于基层的医生来说,线上的工作只是其中一部分。最近,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西坡镇三坪村村医郭红学每天都要走2万多步,更新自己手中的“红码档案”。档案里记录着村里的未愈阳性患者,还有一些65岁以上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他需要了解这些人的身体状况,配送药品、上门治疗。对于其他一些重点人群,来不及实地走访的,他也会通过电话、微信进行联络和情绪疏导。

一天下来,46岁的郭红学还不能休息,要将了解到的信息发到镇卫生院和西坡镇各村村医组建的微信群里,并在第一时间将“卫生院来了什么药品”“家里如何通风消毒”“食疗方法”等信息转发到村里工作群。

西坡镇有4800多名村民,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600多人,登记在“红码档案”里的人员累计达到1300余人。为了掌握全镇居民的健康情况,院长冯志远和其他10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跟着翻了倍。他们帮助村医处理相对复杂的病例,随村医上门开展救治。两当县卫健局也统一给乡村配备了指夹式血氧仪、氧气袋。

冯志远观察到,截至目前,西坡镇暂时没有出现老年人转重症的情况。这两天,来镇卫生院求医的发热病人数量下降,从之前日均接诊30多人,下降到不到20人。

如何快速识别重症患者?福清市龙江街道天宝社区卫生中心高雪琴介绍,当地将《新冠肺炎相关风险健康评估标准》表格发给医生供对照勾选,根据是否接种疫苗、是否有基础疾病、年龄是否超过80岁等选项打分判断“红黄绿”三类风险人群。“除了诊疗,一线医生防疫工作的另一大重点就是快速识别重症患者。”高雪琴说。

除了精细分类分诊,“共享思维”也在防疫资源调配中得到运用。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推出“共享药箱”计划,倡导社区居民(村民)在满足自身及家人的需求外,以无接触的方式,将多余的感冒、退烧、消炎镇痛等常用药品捐赠给社区“共享药箱”,让防疫资源发挥最大作用。该计划推出半个月以来,有效缩短了居民(村民)用药等待时间。

新干县将“共享药箱”推广到全县的所有村(社区)、物业委员会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受捐退烧药、口罩、医用酒精等防疫药品和物资1000余件,2300余名群众从中受益。除了线下实体共享药箱,新干县还创建了线上虚拟药品资源库,全县134个行政村和县城8个社区实现了“共享药箱”全覆盖。

春节返乡人员大流动,基层医疗如何应对

即将到来的春节返乡潮和人员流动,对农村防疫提出新的挑战。

为应对这一波考验,甘肃省陇南市西坡镇副镇长梁骁介绍,连日来,全镇通过入户走访、打电话或者发视频的方式,对辖区内的重点人员和重点场所防疫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并由村干部和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及时为重点人群购送生活和医疗物品。

该镇的“民事直说”平台也发挥了作用。“民事直说”平台以农村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的“网格员”管理制度为依托,将每个村划分为若干网格,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和网格员,及时上门收集群众诉求。每月10日,是村里固定的“说事日”,镇、村干部会现场集中办理群众关心的疑难问题。前不久,网格员摸排了解到,辖区内即将返乡的一家4口中有2人感染,外出不便,就提前帮他们采买好了生活物资。

甘肃省古浪县定宁镇党委副书记杨志超介绍,下一步,镇上还将协同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家庭签约医生”制度,进一步加大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的推动力度。“我们还将指导各村组建志愿者团队,重点对留守老人、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进行志愿关爱服务。”

“未来一段时间,村一级开展灵活宣传很重要。村工作群、喇叭广播和村干部朋友圈全部派上用场,科普科学用药知识。网格员和村干部每天和包保对象见一面,知晓对方生活和身体情况。”郭飞觉得,要加大对重点人群健康状况的动态监测,同时还要加强对广场、露天场所、养殖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消毒清洁。

对于如何应对春节人员流动可能引发的感染,福州福清市龙江街道安民村村医林俊义认为,基层医疗机构一方面配合村委会对返乡人员做好健康监测;另一方面尽量备足医疗设备和药品。目前,开药是按要求拆分成小剂量包装分发,尽量保证大家紧急时刻都能用上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豪 陈卓琼 田宏炜 通讯员 杨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电力人寒冬巡线忙护千家万户亮堂堂下一篇:秦始皇帝陵,有重要考古发现!>
0.06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