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日期:2023-01-02   浏览:3428   来源:党务培训网  返回列表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求是》杂志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发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习总书记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征程上,必须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任务,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筑铁路、铺公路、建大港,连通大江南北、内陆边疆……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设想着中国现代化景象。如今,高铁飞驰,公路密布,“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远不是孙中山先生当年能够设想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形成的。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民族复兴的现代化之路,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都没有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在新征程上,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为发展自身和造福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2年11月习总书记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马克龙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令人钦佩。

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为我们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提供了科学指导。

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目标,但每个国家都应结合自身实际作出路径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的超越,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切实把握好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归根结底,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怎么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要求,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涵盖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奋斗目标,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世界贡献。这些要求,是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这些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系统把握,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必须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习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一席话催人奋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条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条重大原则,是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深刻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特点、统筹考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领悟、整体把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强调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并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国防、外交等方面的主要目标任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紧密联系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深刻认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只要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就能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大国战略博弈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让我们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来源:《求是》


<上一篇:【地评线】中安时评: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下一篇:新年第一天他们踏雪巡边>
0.053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